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作信息
2025年第11期

2025年3月25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水源教授、陈东升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刘欢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的国际高水平期刊One Earth发表题为“Global shipping emissions from 1970 - 2021: Structural and spatial change driven by trade dynamics”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近半个世纪全球海运碳排放的结构性变迁和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北京工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小桐为第一作者。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海运业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准确量化海运业的碳排放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是制定有效减排路径并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基础。然而,目前全球海运历史排放数据仍存在碎片化问题,难以支撑减排政策的精确模拟评估。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贸易驱动”技术框架,追踪了1970年至2021年间全球数十亿海运贸易流量驱动的船舶运输排放,并将其映射至0.1°×0.1°的地理网格上,重构了过去半个世纪全球海运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高分辨率历史排放清单。新方法突破了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覆盖上的局限性,在长时间尺度上实现了排放数据与贸易活动的空间一致性,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海运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基础,并为实施精准减排政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以及改善沿海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1970–2021年全球海运排放的结构变化
One Earth是 Cell Press旗下的可持续发展旗舰期刊,聚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洁能源转型及可持续资源管理等全球性挑战,发表高质量的原创研究、综述、评论及政策分析。自2019年创刊以来,期刊每月出版一期专题刊物,年发文量约100至150篇,其跨学科视角和高影响力内容使其成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
论文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59033222500069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小桐,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括海运排放高时空分辨率清单建立、多尺度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和碳污协同减排路径规划等,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多篇论文于Nature Climate Change、One Eart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和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等高水平学术期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字:王小桐,编辑:梁付娟,审核:张海涛、孙治荣、曾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3月27日